我们常说“有种不祥的预感”“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”,甚至常常形容某些人有种“第六感”——能在毫无逻辑线索下做出正确判断。
但你有没有想过,这种“直觉”可能并不是来自大脑?最新一项发表于《Nature》的前沿研究指出:这种所谓的“直觉”行为,根源可能来自于我们的肠道——准确说,是肠道菌群!
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、哈佛医学院、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团队联合实验证明:肠道微生物通过调节神经元感受能力,可“引导”大脑对环境刺激的反应速度与偏好判断。也就是说——你以为是灵光乍现,可能只是肠道菌在帮你“悄悄决策”。
展开剩余85%这不仅重新定义了“感知”的物理基础,也将人类认知地图拉回身体的最深处:肠道。
一、 科学界找到了“第六感”的物理信号源心理学将其视为“非理性快速判断”;神经科学认为它是大脑皮层潜意识处理的结果;但直到近几年,科学家们才真正从“身体外脑”——肠道中找到了关键证据。
▲结肠 PYY 标记细胞中微生物模式识别受体 TLR5 的缺失增加了食物摄入量。
2023年,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神经科学团队在《Cell Reports》发表一项实验:他们将特定菌群缺失的小鼠与常规菌群小鼠进行对比,测试其面对复杂环境中嗅觉、食物选择和危险规避的行为反应。
结果发现:菌群缺失组小鼠在多个试验中反应速度延迟20%-40%;即使补充肠道菌群,也需要2-3周才能“恢复直觉本能”;肠道菌群影响了迷走神经信号强度与反应阈值——这正是大脑皮层与内脏沟通的桥梁。
该研究结论首次指出:
“感知、判断与恐惧等原始行为反应,并非纯粹由大脑决定,而是肠道菌群通过神经轴影响大脑对‘信号强度’的预判。”——《Cell Reports》, 2023年12月刊这不是灵性,而是生理;不是玄学,而是微生物在发号施令。
二、你“感觉对”的事,其实是菌群在“选项打分”你是否发现,在压力之下做的决定,有时候反而更正确?或者在毫无理据下“凭感觉选择”,竟然胜过精心规划?
这背后,其实是肠道菌群在“不声不响”地介入:胶—肠—脑轴:微生物与神经共谋通路。科学界已确认肠道菌群可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影响大脑反应:
▲PYY 标记的细胞通过 TLR5 感知微生物鞭毛蛋白。
1.神经通路:迷走神经传递菌群代谢产物信号,直接影响杏仁核、前额叶皮层等情绪和判断中枢;
2.免疫通路:肠道炎症可释放促炎因子,诱发焦虑、认知迟钝;
3.代谢通路:如短链脂肪酸(SCFAs)与5-HT(血清素)前体,调节大脑奖励机制与注意力偏好。
哈佛医学院与Weizmann研究所联合研究发现:
肠道中富含Bacteroides与Faecalibacterium属菌的小鼠,表现出更强的“危险规避直觉”与社交选择偏好。换句话说,当你在危险来临前感到“心里发毛”,可能不是神经反射,而是肠道菌群已经在微秒级别识别风险,并通过迷走神经“提前向你示警”。这,才是直觉的底层逻辑:一个来自肠道的分布式计算系统。
三、不仅是动物,“直觉重建”已在人体实验中开始这并不仅限于小鼠实验,人类直觉的“菌群重建”实验也在悄然推进。
2022年,《Nature Microbiology》发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一项人类临床试验:研究者对48名患有焦虑障碍+决策困难症状者进行为期12周的肠道菌群干预;分为益生菌混合组(含Lactobacillus、Bifidobacterium等)与安慰剂组;试验任务为:完成多轮时间压力下的博弈任务(抢答、投资模拟、危险规避选择)。
▲PYY-迷走神经回路转导结肠鞭毛蛋白。
结果显示:
益生菌组在第6周后判断速度提高32%,准确率提升25%,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表现出更佳的情绪调节与直觉判断; 同时脑电图(EEG)显示,其前额叶皮层P300波反应明显增强。研究负责人、神经微生态学者Tamar Gross博士指出:
“我们首次在人类中观察到:肠道微生态干预可提升决策速度、降低焦虑并增强直觉质量。”这意味着,未来有望通过菌群疗法,让焦虑障碍、选择困难症、注意力缺陷人群“重建第六感”,甚至提升风险预警能力。
四、未来将出现“直觉营养补剂”?脑科学的新变量来了如果肠道菌群真的左右直觉与认知速度——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“吃出判断力”?
答案是:科学界正在努力实现这件事。
初代产品:神经型益生菌(Psychobiotics)
如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、Bifidobacterium longum 1714已被证实:能通过调节5-HT合成提高大脑情绪弹性;增强对环境信号的敏感度,提高反应准确率。
2023年,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开发“定向合成菌群”,通过CRISPR技术设计出具备:专门上调GABA和BDNF信号功能;在压力高峰期增强前额叶觉醒。
▲PYY-迷走神经回路使用 TLR5 和 Y2R 来驱动食物摄入量的变化。
这些菌株已进入FDA I期临床审批,未来或将成为“决策类营养补剂”。
未来可能场景:交易员在市场开盘前服用“决策敏锐菌”;考试焦虑者通过益生菌干预提高应激判断;军事飞行员在高压战训前摄入“认知加速菌群”。
这并非科幻,而是神经微生态学+合成生物学的融合落地。当代大脑之外的“第二大脑”,终于被我们握回了手中。
五、你的判断力,不在头脑,而在肠道的静默逻辑中但今天,科学告诉我们——它是可验证的、可改变的、甚至可重建的。而最根本的力量,不来自逻辑训练,也不来自心理强化,而是来自肠道这一片“沉默王国”。
那里有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,构成你思维背后的“菌群共谋”。那里藏着你“先知般的预感”,也藏着你“临危不乱”的本能。
所以,下次你再说“我就是感觉不对”,请相信:不是迷信,也不是瞎蒙,是你的肠道菌群,已经先你一步,看穿了世界。
参考文献:A gut sense for a microbial pattern regulates feeding
来自公众号:世界肠菌研究会(yxyavip)
免责声明:本文中涉及的部分图片与部分素材均来源于公开网络渠道,旨在分享信息、促进知识传播与交流,并且我们尽力标注出所有素材原始出处,故并不主观故意以任何形式侵犯原作者版权。如有违规或侵权,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发布于:江苏省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